逍遥阁茶楼_最新全国茶楼论坛_风楼阁全国信息交友平台_花间堂品茶app官方版最新

位置: 首页 > 学术期刊 > 2025年 > 4期 > 正文

用人造耕地破解燃煤电厂碳中和技术难题——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

【作者单位: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,北京100083】
【作者:陈有鑑】 【预览:

摘要:文章分析研究近40年CCS技术进展史,指出燃煤电厂碳中和的关键在于资源化利用烟气余热与CO2。通过系统研究地质时期大气CO2浓度演化规律,发现近6亿年以来地球大气CO2浓度波动变化的驱动力在于植物光合作用净初级生产力(NPP)及其强化移除大气CO2之负反馈机制(CDR)。基于此,提出资源化利用烟气“水热碳”创造“农业碳汇”的解决方案(CCAS),即师法自然CDR负反馈机制,通过人造耕地与植物工厂等气候工程手段(GE),把对气候变化“不利”的电厂烟气水分、余热、CO2等环境条件转化为对植物生长“有利”的资源,把烟气CO2转化为NPP有机碳。该方案是一种既能应对气候变化又能促进经济增长且环境友好之“低成本GE技术”,亦是“新质生产力”概念的范畴。

关键词:人造耕地;碳中和;气候工程;农业碳汇;新质生产力

中图分类号:F062.1;X196;TK09         文献标识码:A        文章编号:1672-6995(2025)048-0041-12

DOI:10.19676/j.cnki.1672-6995.001023

基金项目: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(2018YFD1802100);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(Z171100000717007)

作者简介:陈有鑑(1969—),男,福建省大田县人,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、教授级高工,自然地理学博士,长期从事地质环境监测与场地污染环境修复工作。曾挂职北京建材研究总院副院长,任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。

相关文章
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X

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

中国国土资源经济

返回顶部